釉下五彩雪景山水薄胎大碗。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汪田明。
文∕章婕
一笔一画,在瓷胎上游走,或浓或淡细细勾勒。醴陵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产地,独特的工艺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醴陵瓷,恰似引介和展示中国的一张精致名片,任所有的骄傲镌刻在瓷器上。“典藏醴陵瓷”活动开展以来,引发行业内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这期,活动主办方请到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汪田明教授。极具艺术鉴赏力的汪教授,会推荐哪一款经典醴陵瓷呢?
汪田明教授与醴陵、醴陵瓷有着较深的渊源。他清楚地记得,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的时候,有个同学是醴陵人,从同学那里,汪田明了解到醴陵和醴陵瓷。1987年,汪田明回到中学时期读书的地方——株洲,在湖南工业大学工作。因工作的关系,他30多年前就去过醴陵沩山窑考察,和老一辈艺术家邓景渊有过交流接触。“那个时候年轻,时间一下过去了几十年,邓老也已经故去15年了。”汪教授说起往事,历历在目。
邓景渊先生出生于1941年,湖南邵阳人,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国家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精,尤其是雪景山水,更是一绝。被誉为“当代官窑”的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位于醴陵,邓景渊先生在那工作,曾多次担任人民大会堂用瓷、国家礼品瓷、中南海用瓷、毛主席用瓷的设计与制作,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
此次,汪教授推荐的是邓景渊先生的代表作釉下雪景山水薄胎大碗:“这件作品创作于1979年,碗高94毫米,口径196毫米,采用手工拉胚成型,碗身薄如蛋壳,重量仅180克,是件非常难得的醴陵艺术瓷珍品。“
汪教授解释道,其珍贵价值可用“精、薄、润”三个字来形容。
“精”主要体现在原料上,薄胎大碗所选用的泥料是产自于湖南雪峰山岩层下的大球泥,被称为“黄金泥”,是烧制瓷器的顶级泥料,也一直是高端出口瓷、国家宴会用瓷、毛主席用瓷的“特供原料”。随着上世纪80年代大球泥矿源的绝迹,存世制品显得更为珍贵,不可复制。
“薄”主要体现在制作工艺上。该薄胎碗采用传统手工拉胚成型,胎薄如纸,厚薄均匀。手工拉胚制作薄胎碗,非常考验制作者的功力,用力过猛或用力不足,稍有一点不慎,就不能制作成型。薄胎大碗技艺的成熟,为1974年醴陵顺利完成“毛瓷”碗的制作,奠定了基础。
“润”主要体现在画面上。在薄胎上作画,对用笔、用色、用力都非常讲究。
邓景渊先生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学粉彩出身,其山水画装饰并非完全采用中国画的表现技巧,而是吸收了粉彩表现技法进行创新,营造出莹润淡雅、若隐若现、心旷神怡之空灵意境。文化部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的欧阳希君先生,称邓景渊先生雪景山水画“用笔劲挺而丰厚,豪放中见沉雄”。
“釉下雪景山水薄胎大碗,完美呈现出醴陵釉下五彩瓷瓷质如玉、胎薄如纸、声响如磬的艺术境界,也体现了国瓷风范和大国工匠精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醴陵釉下五彩瓷百余年来虽几经变革,但始终保持着手工文化自信和创造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也会更加凸显,特予推荐。”汪教授十分肯定地说道。
【相关链接一】
汪田明,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全国优秀包装教育工作者”、“中国设计事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委会委员、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入选人才、湖南省首批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入选人员。现任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设计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大型展览,并屡获大奖。
【相关链接二】
此件作品正在参与”典藏醴陵瓷“全球征集活动,可扫描下方活动二维码点亮名作,每日持续点亮即可参与抽奖,赢取2000元现金红包、苹果蓝牙耳机、行李箱等互动大奖。
来源:红网
作者:章婕
编辑:朱玉涵
本文为活动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