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既有“泥土味” 又不失“文化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汤广花 陈喜红 编辑:唐雨欣 2025-04-10 14:15:54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省会同县以花为媒传文明,在油菜花节展开“扫黄打非”主题宣教:

既有“泥土味” 又不失“文化范”

文/ 汤广花 陈喜红

油菜花节活动现场举办“护苗”主题绘画比赛。 湖南省“扫黄打非”办公室 供图

春风拂过金浪翻涌的万亩油菜花海,游客们在沉浸式赏花体验中收获一份特殊的“文明礼包”。近日,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堡子镇在油菜花节期间创新推出“以花为媒传文明”系列活动,将“扫黄打非”主题宣教融入自然美景,打造出寓教于游的文明实践新场景。

油菜花田授真知

会同县堡子镇是2025湖南油菜花节的四个分会场之一,自3月中旬进入盛花期以来,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打卡,热闹非凡。踏入这片油菜花海,仿佛置身于金色的梦幻海洋。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由多块宣传展板,以及互动体验区和咨询台组成的“扫黄打非”宣教区,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文化执法人员是这片宣教区的主角。活动中,他们拿出手机,现场演示“扫黄打非”APP的使用方法。“这款APP是我们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的得力助手,通过它,只需扫描出版物的条形码,就能快速获取该出版物的相关信息。正规出版物在系统中都有详细的备案记录,而非法出版物则无法显示。”文化执法人员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游客们也纷纷拿出手机,尝试用APP进行扫码查询。

执法人员又拿出一些非法出版物样本,手把手教大家从外观上辨别盗版书籍。“大家仔细看,这本盗版书的印刷质量粗糙,纸张薄且颜色灰暗,文字模糊不清,墨色不均匀。”执法人员拿起一本盗版书,翻到内页,指着上面模糊的文字和歪斜的排版,向游客们详细介绍鉴别方法。“正版书的印刷清晰,纸张质量好,墨色均匀,装订牢固,不会轻易散页。此外,大家还可以通过观察封面、版权页等细节来判断出版物的真伪。”

为了让游客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技巧,现场还设置了互动体验环节。不少游客拿起非法出版物样本,按照执法人员讲述的方法,仔细观察、触摸、扫码。龙博文小朋友兴奋地举起一本盗版书说:“我找到了,这本书的纸张很薄,印刷也不清楚,肯定是盗版的!”看到龙博文成功辨别出盗版书籍,周围的游客都为他鼓掌。

活动中,“护苗·绿书签”打卡点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孩子们的目光。五彩斑斓的“绿书签”,如同春天的使者,传递着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的理念。会同县委宣传部文明创建指导室主任唐卫卫热情地向家长和孩子们介绍“护苗·绿书签”行动的意义,并鼓励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远离不良文化的侵蚀。现场还举办了“护苗”主题绘画比赛,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绿色文化世界。一幅幅充满童真与想象力的作品,展现了他们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会同县“扫黄打非”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游客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知识,还提高了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识。

多方联动促融合

为何在油菜花田举办“扫黄打非”主题宣教活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会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扫黄打非”工作,今年,在对县内各类文化活动进行梳理与评估后,敏锐地捕捉到油菜花节这一影响力巨大的平台所蕴含的宣传潜力。经过多次研讨与精心策划,决定开展“以花为媒传文明”系列活动,将“扫黄打非”主题宣教活动巧妙融入其中,开辟出一条寓教于乐、独具特色的基层文化治理新路径。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会同县成立了由县委宣传部、县新闻出版局、县文旅广体局、县文化执法大队、县教育局等多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各部门明确分工,密切协作,从活动策划、场地布置、人员培训到现场执行,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安排。同时,通过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多种新媒体平台,以及线下的海报、横幅等宣传方式,对活动进行多层次的预热宣传,吸引了众多民众的关注。

来自常德市的游客杨女士说:“这次来会同参加油菜花节,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学到了很多‘扫黄打非’知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人印象深刻。”许多游客和杨女士感受相同,他们表示,这样的宣教活动既有“泥土味”,又不失“文化范”,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提升了文明素养,真正实现了“花海徜徉心更明”的文旅融合效果。

据介绍,此次会同县油菜花节“扫黄打非”主题宣教活动,共吸引游客3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份,参与互动体验的游客达8000人次。通过游客们的口碑传播和媒体的广泛报道,活动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吸引了更多人对“扫黄打非”工作的关注。

“油菜花节即将落下帷幕,但会同县‘扫黄打非’工作并未停歇。”会同县“扫黄打非”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会同县还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和长期规划,通过开展社区宣传、学校教育、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扫黄打非”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扫黄打非”知识讲座,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提高居民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在学校,将“扫黄打非”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内容,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手抄报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识别和抵制不良文化的能力。同时,加强对互联网文化市场的监管,利用技术手段监测网络舆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不良信息,为居民和游客创造一个清朗的文化环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汤广花 陈喜红

编辑:唐雨欣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活动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