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小年
文/欧阳屹
俗话说,过小年迎大年,有趣有盼,回乡在望。
近日,我陆续接到亲友电话,特别是侄孙们的电话,“要求”我回家过小年,说是已商量约聚一起过小年,喜欢与我聊关于成长、学业、人生、社会,以及未来就业发展方面的认识和看法,也想让我教教他们写几天毛笔书法。
遗憾的是,我在星城打拼十九载,却从来没有一次回老家过个小年,每到年底感觉还特别忙,根本无法脱身。以前每年过小年,我都是通过微信和电话与亲人们互致问候,今年我想换种方式向亲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表达对小年的美好祝福。
究竟用什么方式好呢?我想我是个码字人,就以文与亲友们说说小年吧,共同祝福小年快乐!
小年的起源及由来
小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最早属于民间祭灶的节日。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秦汉时期,就开始有祭祀灶神的风俗和习惯。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宋代祭灶较为隆重。据东汉刘熙在《释名》中所述:“灶,造也,创食物也”。《论语》所述:“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辞海》对“灶君”一词,也有如此记录:《庄子·达生》灶髻。司马彪注释为:“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描述为,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告白人罪状。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伙食,后来引申扩大为考察人间疾苦,以降福祸。由此可见,祭灶是小年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
关于小年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东汉崔寔《四民月令》所记:“腊明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
小年的民间习俗
随着老式土灶的日趋消失,祭灶仪式逐渐没落。但是过小年的传统被保留了下来,成为国人尤其是民间特有的一种风俗习惯。
过小年,我国南、北方各有不同的日子,南方一般为每年农历腊月廿四,北方一般为廿三。南、北方过小年虽然不是同一天,但是流传的主要习俗还是差不多。小年这一天,民间习俗一般会有祭灶活动。特别是当时生产力不发达,经济落后的情况下,人们对吃饱穿暖、衣食无忧的生活是一种最本能的追求。小年祭拜灶神,是人们在旧时代祈愿五谷丰登、平安健康,表达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一种美好愿望。
小年的民俗活动多种多样,在这一天通常要剪贴窗花、搞大扫除、磨豆腐、煮汤圆、吃饺子、放鞭炮,有的地方还兴理发、洗浴、吃祭灶果品等习俗。此外,还流传“二十四写大字”的习俗,写大字就是写对联。
比较隆重的是杀年猪,我老家就有小年杀年猪的习惯。一般会在小年那天,一家或几家一起杀头猪庆祝小年,挑选出认为最好吃的肉块及内脏一锅炖,再炒几个下酒菜,均用柴火烹饪。邀请亲朋好友一起过小年,喝上几杯自酿家酒,共享美餐美味,共同祝福小年。据了解,目前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同胞,都保留有杀年猪的风俗习惯。
俗话说“过了小年就是年”。
小年与春节紧密相连,它标志着旧岁即将结束,新年就要到来。小年,可以说是过年和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前奏。
尽管没有一次回老家过个小年,但是我都坚持每年小年前后,将住所进行一次大扫除,全面打扫卫生、擦洗桌椅门窗,力争做到彻底清除、窗明几净。
由于我和家人每年要回老家过大年,一般会在过小年这一天写好春联,贴在大门上,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小年蕴含和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
小年又称“交年节”,不仅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作为国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小年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演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小年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始终没有变。现代社会还为小年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同时,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来庆祝小年。如开展写春联送春联活动,举办庙会、花灯展、民俗表演等文化活动,让人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丰富了小年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为传承和弘扬博大的中华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诚然,相比大年(除夕)、春节来说,小年显得弱小和平凡,但它所蕴含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不容忽视。
我不禁冥思苦想、祈求妙笔生花,讴歌赞美小年,赋予小年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从古汉语及词典注释,若将小年二字分开来讲:“小”,其原始本义是指细碎的沙尘微粒,即指面积、体积、数量、力量等不及所比较的对象而言,与“大”相对立。引申为微小、低微、年幼或年幼的人等词义,可用作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的谦虚说辞等。“年”,其原始本义是指谷物成熟。在古代,收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决定人们的生计,由此“年”被引申为收成、年成的意思。年又用于时间单位,由时间单位引申为年节、年龄、岁月等。可见,“小年”二字词义广博、内涵丰富、意义深远。
小年寓意小有收成,积少成多,年年有余。虽历经岁月沧桑,人们希望通过小年庆祝活动,来年获得丰收喜悦。
在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社会浪潮中,个人和家庭发展要“小本经营”,聚少成多,无需摊子铺大,盲目扩张;生活要“小酌慢饮”,细细品味,勤俭持家;为人处事不可小肚鸡肠,“小题大做”,须大处落笔,气度非凡;人生要立足“小处着眼”,不拘小节,切莫好高骛远,大惊小怪。
深刻理解小年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更好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愿每一个小年都带给我们丰收和希望、温馨和幸福!
欧阳屹,1976年出生于湖南永州,祖籍江西吉安,大学文化,法学学士,中共党员,现供职于省级机关。笔名欧阳屹盛、欧阳府晋,雅号“狂草墨客”“隐形书者”。中学和大学期间曾为校园诗人,曾担任过文学社、法学社副社长,校园杂志《潮林》编委、《射日》副主编。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理论调研、通讯信息文章330余篇。所撰文章、书法作品多次荣获各种奖励。
撰有《人生百态》(法治文学)《新时期审判研究与法治》《基层党委工作实务研究》《地方人大工作实践与研究》等五部个人专著。
来源:红网
作者:欧阳屹
编辑:施文
本文为活动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