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全育人”理念引领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创新与实践

来源:中国山东网 编辑:施文 2021-11-22 16:24:02
时刻新闻
—分享—

青年人的人才培养关系着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发展。当前,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德育,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输送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2017 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等要求。2018年7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指出,需深入挖掘第二课堂育人价值、提升育人实效,逐步完善三大课堂深度融合、相辅相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好"三全育人"要求和第一二课堂深度融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而言,其人才培养关系着专业技术人才多元化发展的未来,更需要研究者不断探讨最新的创新育人模式,来提高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尝试在三全育人体系下探索把第二、三课堂融入高职院校第一课堂的工作中,为高职院校的育人拓宽创新路径。

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素质教育,以一二三课堂为平台,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第二课堂,四大活动月、两大节日。活动月含主题班会评比、图书漂移活动、优秀艺术作品展评、经典诵读赛等活动,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三课堂,即各级各类协会社团建设,立足于学校实际,重点建设协会。通过建设,第三课堂活动精彩纷呈,成效突出。本课题在"三全育人"理论的指导下,创新融合三大课堂,在三课协同育人的基础上发挥高校专业课程育人和实践课程育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技术平台与文化育人,是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新模式,也是解决好当下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方育人主体孤立的重要实践性尝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三全育人"的新时期背景下,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出发,探究三大课堂融合的现状、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育人协同的现状以及学生管理中技术性和文化性育人现状,提出了在育人中以党建文化为引领,第二、三课堂与专业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并归纳和总结了较为切实可行的培养路径,针对"第二、三课堂"与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融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全程育人是从时间维度提出的育人要求。强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过程。始终坚持以德育为中心,以四求教育为载体,将做人求真、品行求善、做事求实、技能求强教育细化于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通过开展"一月一主题"班会活动。围绕爱国、感恩、诚信等以及国家重点纪念日组织主题班会,牢牢坚持以理论武装铸就大学生理想信念之魂。建好"为人民服务"宣讲团,深入推进宣讲团进早会、进班级、进寝室"三进"活动。积极推进易班高校建设。完成易班网络对接、机构号开通、数据导入、系统对接开发、活动推广等工作。把我校易班建设成为融"互联网+思想引领、互联网+生活服务、互联网+教育教学、互联网+文化建设"为一体的互动、开放、共享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在三全育人内在关系的有效衔接上,需要做好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有效衔接。在当下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的现实难题还亟待解决,这就包括了,全员育人如何形成系统合力、全过程育人如何实现有效衔接以及全方位育人如何实现有机联动。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为需要在三方面着力探索创新"三全育人"的新路径,一是,整合教育资源,强化协同攻关,形成系统合力,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二是,以制度构建保障"三全育人"落地生根,还需探索建立一体化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着力形成强大育人合力。三是, "以文化人",以文化的力量融入人的精神生活,优化人的精神世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植学生的精神生活之"根","以学养人"。

不仅立足于对当下三大课堂深度融合的现状研究,同时本着"一条主线,双课并进,三个梯度"的高职教学改革路径,符合新时期建设全方位"三全育人"标准倡导。(作者: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刘雯)

来源:中国山东网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活动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