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湖南,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夺取革命胜利,老区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如今,老区的振兴发展,亦受到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
为献礼建党百年,支持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落实“绘红图、爱红土、守红线、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要求,4月22日,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系列活动启动,该活动由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主办、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承办,联合六大学会,联动省市县三级,带着自然资源科普专家、科普活动,分七条线路深入全省17个革命老区,为老区人民送科普、办实事,以实际行动致敬这片英雄热土。
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系列活动走进平江县桂花学校。
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系列活动走进平江县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石凌炜 通讯员 旷倩煜 平江报道
“在孩子们和老师们互动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老区孩子对科学知识的‘求知若渴’,也看到了城乡科普教育上的差距,这让我深感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湖南省地质博物馆馆长黄远峰感慨道。
4月29日至30日,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系列活动第一条线路第二站走进革命老区平江。瞻仰革命先烈,坚定信念守初心;与县局座谈交流,切实了解基层单位困难,办实事解民忧;走到学生中间去,宣讲红图学党史,联合省天文协会开展特色科普研学......自然资源人身体力行,积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到活动的方方面面。
开展“微调研”座谈,疏难点惠民生
“微调研”交流座谈会现场。
“平江是全国闻名的将军县,是一个有着20多万烈士的革命老区,此次省厅开展‘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活动,无论是对我们自然资源工作者来讲,还是对全县老百姓来讲,都是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平江县自然资源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吴明辉说。
4月29日,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活动走进平江县自然资源局,开展“微调研”交流座谈会。座谈会围绕湖南省自然资源中心“绘红图、爱红土、守红线、办实事”的主题实践活动,从自身工作出发,交流基层自然资源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充分了解老区科普需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调研活动。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平江县自然资源局及平江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相关人员参加座谈。
“送科普进老区”系列活动是湖南省自然资源系统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主题活动之一,会上,湖南省地质博物馆馆长黄远峰详细介绍了活动的意义、目的及系列活动的安排。“通过沉下去、请上来的形式,征集一批基层自然资源工作的困难和建议。以后还将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大科普’平台,更好地为老区群众送科普、办实事。”
平江县自然资源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吴明辉发言。
吴明辉表示,这次活动将为平江这个革命老区持续保护利用自然资源、有效促进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和绿富双赢新平江建设提供有力、高效的保障。“作为自然资源工作部门,我们将切实扛起责任,积极迎接、配合、宣传好科普知识,将科普知识应用于我县自然资源工作中。”
平江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主任杨增智发言。
“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活动走进石牛寨,是对平江革命老区的一种关心支持,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建设好石牛寨科普基地的信心。”平江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主任杨增智表示,多年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在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基地申报和建设,科普教学体系打造、研学产品开发和科普专业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希望今后能更多地在科普活动开展、科普人才培训、专业地质科普课程及教学路线设计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共同推动湖南科普事业健康发展。”
会上,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副馆长钟琦表示,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在全省自然资源科普中有着重要地位,地博将担当起省级自然资源科普办公室的职责,继续组织和支持省内科普基地的建设,系统谋划自然资源科普基地、科普人才、科普活动、科普产品等工作,打造全省联动的自然资源科普体系。
座谈会还就地质科学、土地资源等方面政策进行宣传与讲解。
天文科普进校园,种下“科技梦”
在湖南省天文协会工作人员指导下,学生们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太阳黑子。
好奇心,是孩子们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原动力。科普,则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好奇种子,激发他们去探索无限可能。
“仔细看,能看到太阳右下角的几个黑点点吗?”
“看到啦!看到啦!4个很小的黑点!”
“对,那就是太阳黑子。”
4月29日下午,平江县桂花学校操场热闹非凡,在湖南省天文协会工作人员指导下,学生们有序排队,使用该协会天文望远镜观察太阳黑子。不少学生一次没看够,接着排第二次队。“太神奇了!”孩子们兴奋不已。
当天,平江县桂花学校多功能报告厅,一场丰富、有趣、实用的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宣讲研学活动精彩上演。该校80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全场座无虚席。现场,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向该校捐赠一批科普读物和科学盒子。馆长黄远峰、副馆长刘立,省天文协会会长谭巍给在场师生带来三堂宣讲课。
“一张红图讲党史”主题宣讲。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间节点,我们通过党史地图可以寻访这些星罗棋布在三湘四水的红色故地或遗存,在寻访中听讲或重温老一辈革命家感人至深且引人深思的故事。”现场,黄远峰带来“一张红图讲党史”主题宣讲,用一张红色党史教育地图,把革命前辈勇于开拓、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渗透到师生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现场同学们踊跃举手,积极性颇高。
知地灾,懂避险。通过播放地质灾害防治动漫片《湘湘历险记》,刘立与现场的孩子积极互动,让大家了解到湖南省主要地质灾害的类型、危害和避灾方法。孩子们全神贯注,仔细观看,尤其在互动问答环节中,踊跃举手抢答,现场氛围热烈,将活动推向一个小高潮。
省天文协会会长谭巍为孩子们分享人类探索火星、实现太空梦的故事。
“火星上有火吗?”“去火星容易吗?”“火星上真的有外星人吗?”省天文协会会长谭巍以《火星元年》为题,为孩子们分享人类探索火星、实现太空梦的故事。一个个新奇的字眼、一张张珍贵的火星陨石图片,让孩子们兴趣盎然,现场不停地发出“哇”的感叹。
“以前对天文不太感兴趣,但是今天课堂上讲的东西让我很好奇。以后我想多了解一点这方面的知识。”四年级学生艾强贵笑着说。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向桂花学校捐赠一批科普读物和科学盒子。
桂花学校校长黄远来表示,此次科普进老区活动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收获了很多课堂之外的知识,激发了想要进一步探索的求知欲。“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进入校园,惠及更多学生。组织学生赴省地质博物馆等地,开展研学观摩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与创新中热爱科学,崇尚科学。”
桂花学校校长黄远来接受采访。
地质研学之旅,“解码”丹霞世界
久雨放晴的平江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在阳光照射下,这片怪石、奇峰、石洞组成的丹霞世界,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这里不仅风景秀丽,更是开展地质研学的“天然课堂”,2016年,平江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4月30日上午,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活动走进石牛寨,在百里丹霞地貌中,带领浆市中学七年级110班全体师生开启了一场探究“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研学之旅。
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活动走进石牛寨,在百里丹霞地貌中,开启了探究“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研学之旅。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展陈部部长俞天石、办公室副主任赵振华任研学导师,从石牛寨丹霞地貌的成因、地质构造、岩性等方面,向同学们讲授地学基础知识,并倡议同学们从现在做起,树立爱护地球、保护美丽丹霞的环保理念。
“丹霞岩壁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蜂窝状的洞?”“天生桥又是怎样形成的?”研学活动中,同学们对导师讲授的地学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认真听讲,不懂就问。初一学生姜炎一路紧跟导师脚步,仔细做着笔记,面对导师的提问,她学以致用,充当起现场研学小导师,向班内同学描述刚学到的地质名词和现象。
俞天石导师沿途讲解石牛寨丹霞地貌的成因、地质构造等地学基础知识。
同学们紧跟赵振华导师步伐,认真聆听。
不少同学表示,这是第一次在熟悉的石牛寨地质公园里认真观察丹霞地貌,不仅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强大力量,也深入了解到地质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增强保护意识,并当好科普宣传员,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地球的实际行动中来。”
参观石牛寨地质博物馆。
看到同学们开心的笑脸,杨增智表示此次活动也激励着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在今后的科普工作开展中,进一步加强自身科普能力建设,将省市县三级联动,加强与中小学校的合作,加大地质科学知识的普及。
“到孩子们中去,体会到大家对科普知识的那种热爱和渴望。”黄远峰表示,通过开展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活动,进一步把省城科普资源更多地带到基层,同时省地博将加大创新力度,把地方孩子们“请上来”,共享科普资源。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做出发前最后的检查工作。
来源:红网
作者:石凌炜
编辑:戴科
本文为活动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