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数字化生存叙事逻辑——对《寻找公共领域的意义世界》的思考
2021-11-08 18:07:17 字号:

文/吕滨(哲学博士,共青团湖南省委原书记,国家海洋局原纪委书记)

从1994年中国接通国际互联网开始,中国步入数字化生存的网络时代已有二十多个年头。在这二十多年里,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和产品的创新驱动,网络从一个社会生活的辅场逐步在特定意义上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场。互联网通过速度消解了空间轴的距离,通过广度稀释了时间轴的沉淀,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交往场所,孕育了全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尽管如此,互联网中的交往其本质仍然是社会关系中的一种,受到社会性的规矩制约。我们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来解释其间主体的互动行为以及此类行为的产生原因。当网络以“技术崛起”的方式从现实社会脱域而出,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基于网络公共领域的交流平台的市民社会交往实质。

网络公共领域是构建市民社会的手段、方式与场所之一。网络公共领域具备公共领域的一般特点,公共领域始终将对于公共事务的讨论作为己任,在这个域面之上有一群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网民,网络社交媒体的成熟保证了他们能够进行畅通的交流,而网络公共领域形成的共识和公共舆论能够作用于现实,并且改造现实。

马克思市民社会是网络时代“国家-社会”关系演进的目标指向。市民社会是源自于西方的一个古老概念,但它绝非西方社会的特殊产物,而是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必然带来的结果,中国在市场经济的催生下酝酿并且发展了自己的市民社会。与西方国家相比,当代中国的市民社会一方面先天不足,没有完整的孕育和发展过程。中国的网络公共领域是一种典型的后发“现代化”,其培育和发展肩负了本国市民社会构建的期待,也是国家主导下中国市民社会构建的本土实验。在国家和政府的许可下,逐渐以一种国家主导型的国家与市民社会良性互动的态势发展。

马克思的社会叙事分析研究框架是研究的基本思路选择,它是一个具有明确的叙事对象、清楚的叙事线索和固定的叙事方式的研究范式,通过构造一种“有意义”的抽象叙事哲学,将个体人同社会人的时空序列相关联,使得集体的记忆、经验和生活相互交叠。在研究网络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的叙事方式时,聚焦于事件叙事方式与叙事对象之间的结构生成关系,市民社会网络公共领域叙事与集体性宏大叙事逐渐被个人化叙事消解,呈现出相互融合的局面。

网络社会的所有问题都是现实问题的显影,网络社会的所有行为主体都是现实中的主体在网络中的镜像反映,欲从根本上解决网络问题,必须从网络着眼,从现实着手,解决现实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络问题。作者也希望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结合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通过三种维度的社会叙事研究分析,展现现象、事件的始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具有更加广泛的解释力和存在感。

本书的作者胡晓副教授,目前执教于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他本科在公共管理的重镇东北大学求学,打下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后保送到中南大学,拜在公共政策学名师陈潭教授门下,完成了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在求学阶段,他即展现了相当的学术才干,组织了一个草根学术组织“斯为盛学社”,发行了两份影响力颇大的电子刊物“斯为盛学报”和“斯为盛评论”。留校任教后,在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科内提出了一些闪烁着青年学者激情的观点,而为了证明和阐述这些观点,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本书是其成果之一。我更欣赏的是他对学生作坊式培养的态度和投入,他把自己对于学术研究和田野调查的认知移植到了新鲜的学术血液之上,让我看到一个青年学者的担当。

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文献很熟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把握和剖析有目共睹,体现了比较深厚的学科素养和学术积累。当前世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迅猛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展,在这种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面临着重大的转折和跃进。网络世界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这不仅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的学术生长点的寻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理解互联网已经成为治国理政、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域面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学者就是要在虬枝中攀折,试图将杂乱不堪的枝条理顺,让枯木可以逢春。学术是一条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荆棘路,只有更多的青年学者愿意坚守在、扎根在学术之路上,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学术花园才大有希望。我希望本书是作者学术生涯的一个新起点,更希望是中国网络政治学的一个新起点。

来源:红网

作者:吕滨

编辑:向群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